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7月19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会主办、山东大学等单位承办、山东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等协办的“2025第七届建筑机器人技术大会(中国济南)暨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大会”在济南召开。在活动分论坛“AI赋能绿色智能建造论坛”上,山东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中建八局二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房海波做了题为《智能建造机器人场景化落地的路径探索与工程实践》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该公司在推动智能建造技术从概念走向工程现场的实际经验与丰硕成果。
房海波介绍,智能建造是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融合形成的新型建造模式。2024年5月,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由设计、产业互联网、设备装备、生产施工、装修、运维等山东省建筑工程全产业链企业和院校组成的山东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成立。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合作,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合作平台,推动山东智能建造产业合力发展。
中建八局二公司立足企业实际与行业痛点,将前沿技术“用起来”,解决施工现场的真实问题。目前智能建造的场景可以涵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水务环保、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
“智能建造场景探索与应用的核心主要围绕‘工艺数字化重构’和‘技术机制双驱动’这两条关键路径展开。”房海波介绍,公司通过深度解构高空作业等10余类高危工序,构建“工艺-动作-参数”三级机器语言映射模型,使机器人作业精准匹配质量安全规范,实现高风险场景的机械化替代。
他举例介绍,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幕墙清洗与管道检测两大核心场景面临高空作业坠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威胁等高危风险,中建八局二公司研制出轻量化幕墙清洗机器人替代高空幕墙场景中的人工高危作业,同时,开发出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通过实时图像采集、记录存档,配置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对管道缺陷进行量化处理。
“幕墙清洗机器人不仅能90度垂直立面作业,而且可以在各类异形幕墙上稳固附着、安全移动,这一功能针对真实场景中,不少幕墙存在异形或者设置了装饰条的情况而特别研制。”房海波介绍,幕墙清洗机器人通过喷-刷-洗-刷多重清洁工艺,能实现日效1000平方米的高效作业。
“我们的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是有线的,避免出现机器作业时因信号问题而失联的问题。同时,针对雨污水分流作业的管道中,不少是直径300毫米管道,机器人设计得小。”房海波介绍,类似的从真实使用需求出发进行的针对性研发还有很多,如公司的ALC条板一体化施工协作机器人,采用了分体设计,安装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分别实现墙板搬运、垂直安装,以此实现工效提升。类似的还有抹灰场景中,智能抹灰机器人负责将砂浆从砂浆罐泵送至作业楼层砂浆喷涂机内,喷涂上墙后,再由智能抹灰机抹面成型,通过泵送设备、机械喷涂、智能抹压结合的方式实现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物料盘点可能出现人为误差、桥梁端面喷涂用工量较大,开发了桥梁端面智能喷涂机器人、轨道式物料盘点机器人。”房海波说,桥梁端面智能喷涂机器人通过模块化分体结构实现全自动作业,实际应用中单次喷涂7×3米桥梁端面仅需5分钟,效率提升40%,精准控制涂覆均匀度,替代人工完成高温高空环境下的涂刷工序。
轨道式物料盘点机器人通过轨道装置搭载激光雷达执行自动巡航扫描,实现98%盘点准确率,建立混凝土拌合站砂石从进场到消耗的完整数字流,实现物料库存透明化动态管理。
公司通过装备研发与施工工艺的深度耦合,在6大领域体系化孵化出20类智能建造场景。墙体施工类中智能抹灰机器人已应用60万平米,墙板安装装备配合完成2.8万平米施工;地面施工类的混凝土布料机器人落地3个项目,抹面设备完成1.8万平米作业。检测监测类管道巡检机器人在雨污工程高效应用,激光雷达测量覆盖1200户;基础设施类场道摊铺机完成0.6公里标准化施工。工业机器人领域焊接装备累计完成2万件量产构件加工,这些实践标志着智能建造技术正全面融入工程全链条。
在研发时就精准匹配实际需求,中建八局二公司积极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装备落地项目运用。2023年该公司在济南设立了中试基地,通过搭建真实尺度的施工环境模拟平台,系统性破解了实验室成果与施工现场规模化应用之间的工程化断点。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业务的公司化运营模式形成业务闭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